律师档案
律师统计
加载中...
网站公告
欢迎来到江峰律师的网站
网站文章
我的好友
暂时没有好友
友情链接
网友留言

  • 暂时没有留言

刑法规定的集资诈骗行为是怎样认定的?

分类:法规解读    时间:(2023-10-12 13:13)    点击:34

集资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行为,达到骗取集资款的目的。其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,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,骗取集资款的手段。

网友咨询:

刑法规定的集资诈骗行为是怎样认定的?

律师解答:

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,是集资的本质特征。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,是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关键要件,对此要重点围绕融资项目真实性、资金去向、归还能力等事实进行综合判断。犯罪嫌疑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,原则上可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:

1)大部分资金未用于生产经营活动,或名义上投入生产经营但又通过各种方式抽逃转移资金的;

2)资金使用成本过高,生产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不具有支付全部本息的现实可能性的;

3)对资金使用的决策极度不负责任或肆意挥霍造成资金缺口较大的;

4)归还本息主要通过借新还旧来实现的;

5)其他依照有关司法解释可以认定为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。

证明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,可以重点收集、运用以下客观证据:

1)与实施集资诈骗整体行为模式相关的证据:投资合同、宣传资料、培训内容等;

2)与资金使用相关的证据:资金往来记录、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、资金使用成本(包括利息和佣金等)、资金决策使用过程、资金主要用途、财产转移情况等;

3)与归还能力相关的证据:吸收资金所投资项目内容、投资实际经营情况、盈利能力、归还本息资金的主要来源、负债情况、是否存在虚构业绩等虚假宣传行为等;

4)其他涉及欺诈等方面的证据:虚构融资项目进行宣传、隐瞒资金实际用途、隐匿销毁账簿;等等。司法会计鉴定机构对相关数据进行鉴定时,办案部门可以根据查证犯罪事实的需要提出重点鉴定的项目,保证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与待证的构成要件事实之间的关联性。

律师解析:

集资诈骗的数额,应当以犯罪嫌疑人实际骗取的金额计算。犯罪嫌疑人为吸收公众资金制造还本付息的假象,在诈骗的同时对部分投资人还本付息的,集资诈骗的金额以案发时实际未兑付的金额计算。案发后,犯罪嫌疑人主动退还集资款项的,不能从集资诈骗的金额中扣除,但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。

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,并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单位犯前款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。

【法律依据】

《刑法》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
单位犯前款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。

该文章已同步到:
发表评论
匿名:
验证码:   匿名评论
温馨提示: 江峰律师提供“劳动纠纷  医疗事故  刑事辩护  房产纠纷  工程建筑  ”等法律服务。
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江峰律师,江峰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。
您也可以拨打江峰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:13307224488,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。

江峰律师网
FABANG LAWYER
法帮网首页 | 法律咨询 | 潜江律师 | 潜江律师事务所 | 法律知识 | 法律专题 | 法律法规
江峰律师主页,您是第21973位访客